一、校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带头人林春景教授
1、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研究方向
经过几年建设,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方向的特色与优势为:
本研究方向带头人林春景教授现任8455新葡萄娱乐场院长,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白云学院教学名师,广东省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发表20多篇文章,曾完成10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课题,近三年纵向课题91万元,横向课题四个共65多万元。
本研究方向主要依托广东白云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系为平台,有人员10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6人。
本方向已完成了与企业合作的课题有东莞市高达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横向课题, “数字网络光控台设计”、 “小区智能安保系统”共35万元,广州西塘机电有限公司签订横向课题, “鲜膜氧气渗透性能测试仪” 、“高端型号国际标准版刀具锋利度测试仪设计”共30万元,这些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项,强校工程科研项目1项,发表各类论文32篇,北大中文核心以上4篇,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近三年,为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培养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的本科毕业生163人。同时充分利用本方向的人员和技术资源优势,为广州粤嵌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培训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工程师42名。通过校企合作的“创新实验室”为平台,共有学生35人次在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中获奖。
2、智能检测技术方向
优势:本研究方向带头人柳贵东博士现任自动化专业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后,科技部评审专家,共发表包括SCI论文在内的科技论文20多篇,主持包括科技部863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4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参与包括863科技部重大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电子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广东白云学院自动化系为平台,有人员6人,其中副教授2人,在研课题经费98万元,在过去三年内结题项目累计科研经费161.1万元,这些项目已产生经济效益500多万元。发表各类论文32篇,专利2项,获得校级科研成果奖1项。
特色:自动仪表检定是智能检测技术领域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关键技术就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来进行仪表检定,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检定精度。目前本方向已经在自动仪表检定领域进行了一定研究,利用变参数自适应算法实现了自然光条件下的表盘定位与识别,识读精度并突破了1/4分度值的人工识读极限,该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对于规模庞大、产能落后的仪表检定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外,发展轨道交通是国家战略,近十年来,包括CRH动车组在内的各种先进的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装备不断涌现,与之相适应的是亟需开发各种智能检测设备,用于检测各种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的运行性能,确保运营安全。目前本方向已经在领域开展了预研工作,在广州铁路集团工务处的支持下,研究和开发了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检测系统,该系统集检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领域于一体,可以实现锁定轨温的智能检测,为线路维修和安全行车提供技术保障。
在培养人才方面,本方向注重培养人才质量,结合研究方向,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实现校企合作。
3、控制理论及机器视觉方向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谢巍,1974年9月出生,男,广东汕头人,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分别于1996年、1999年在武汉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日本国立北见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在日本国立北见工业大学SVBL研究所任研究员。2006年入职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任教,2009年晋升博士生导师,2010年晋升教授,2010年末9月至今担任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优化与控制中心副主任。2017年11月被聘为8455新葡萄娱乐场学术副院长(兼)。
入选第五批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骨干,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广东省杨帆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担任日本计测与控制学会会员(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一直从事控制理论及机器视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课题20多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正面引用300余次,他引200余次,单篇被引用最高50次。主持与参与国家级以及省级项目10余项, 申请专利30余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并担任过多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评委。
二、锂电池智能装备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中心主任:林春景
副主任:深圳市欧盛自动化有限公司赵子予
三个研究方向近三年计划解决问题:
1、智控机器人在电池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负责人:林春景教授)
1)利用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使用机器人实现自动装盘、高速搬运、智能分拣、剔除不合格品等功能。机器人使用高精度位置控制模式,重复精度可达到±0.01mm,控制程序使用多线程控制,可根据不同时刻要求跑不同轨迹路线,满足运动速度快、快速更改运动轨迹等要求,减少多余动作,快速搬运物料产品。
2)系统行程标准化,流程上使用多线程并发执行,高速地处理信息,对产线实现人机监控。
2、机器视觉(负责人:谢巍博导教授)
1)锂电池的制造企业受困于人工作业产能低下、扣合不稳定导致测试良率低和端子破损率高。
2)智能机器人与高精度锂电池FPC端子自动扣合视觉系统融合,“机器手替代人手,视觉替代眼睛”,填补了国内智能制造技术在锂电池制造业中应用的空白。
3、智能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负责人:柳贵东博士副教授)
1)Pack工艺的模块化集成;
2)Pack段测试系统与MES/ERP系统的整合;
3)解放人力,降低生产成本;
4)制造生产数据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