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力电气及工业制造企业,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3+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具有现代控制技术技能的电力系统和电气控制行业的职业性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电机及电气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能熟练运用电路与电气工程的CAD技术进行电气设备与电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具有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与维护、电器产品的设计与试验分析、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等能力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工新技术、电力系统和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质量检测、系统维护、生产管理、产品销售与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基本学制:全日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要求:毕业最低学分162学分,修完第二课堂成绩单(含创新创业)规定学分。
■ 知识要求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从事电气、电力领域工作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器、计算机与通信、仪器仪表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管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社会、法律等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中系统建模、电气测量等基本原理和策略,掌握在专业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电力工程基础、继电保护原理、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配电网自动化等专业知识,具备电力系统的分析计算能力,具备电力系统的负荷计算和功率计算能力,掌握电力工程故障保护的设置以及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
■ 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掌握电气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选择恰当技术、资源和现代工具解决一般工程系统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某一实际电气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综合能力。具有对电气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与设计的能力;
■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1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
契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和电力电网考试对接,符合行业对于电气、电力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双师教师数量多,保障学生理论与实践技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拥有充足的专业实验室和企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就业。学生的就业率长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模块和专业模块组成。其中: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主要实践课程:电子工艺与仪器仪表实习、金工实习、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工实习、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综合设计、开关电源设计课程设计、低压配电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课程体系基本结构如下表所示:
学期 | 课程体系、专业模块(学分) | 总学分 | ||||||
一 | 通识模块(12) | 学科平台(10) | 军事训练(2) | 24 | 162 | |||
二 | 通识模块(17) | 学科平台(12) | 金工实习(1) | 电子工艺与仪器仪表实习(2) | 32 | |||
三 | 通识模块(7) | 学科平台(18) |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2) | 27 | ||||
四 | 通识模块(9) | 学科平台(10) | 电工实习(2) | 21 | ||||
五 | 通识模块(2) | 学科平台(10) | 专业课程(3) | 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2) | 17 | |||
六 | 通识模块(2) | 学科平台(4) | 专业课程(6) | 电气控制与PLC综合设计(3) | 低压配电系统课程设计(2) | 17 | ||
七/八 | 企业教学 | 8 | ||||||
企业实践 | 16 |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新能源技术等
实践课程
电子工艺与仪器仪表实习、金工实习、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电工实习、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综合设计、开关电源设计课程设计、低压配电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实验室包括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微处理器实验室、电力系统模拟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楼宇智能化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涵盖专业全部实验课程,设备投资逾1500万元,占地2000余平方米;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56个,可一次性容纳200余名学生实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并划拨专项资金建设的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契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和电力电网考试对接,符合行业对于电气、电力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双师教师数量多,保障学生理论与实践技术技能的学习和锻炼,拥有充足的专业实验室和企业实习基地,保障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就业,学生的就业率长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共计1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0人,学士3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专职教师12人,企业兼职教师4人。55岁以上老年教师4人,45岁以上中年教师6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具有工程职称的教师5人,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5人。